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「国产大片」是从哪里起步的吗?
答案是:2002 年的《英雄》
开启了国产电影的商业大片时代,推动了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成熟。
而这都要归功于他——
张艺谋。

单说今年,就有三部电影要上映。
分别是《一秒钟》《坚如磐石》《悬崖之上》。

1988 年,《红高粱》拿下柏林金熊奖,成为影史第一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。
也让当时年纪轻轻的巩俐走入大众视野,并逐步成为一代「女皇」。

其精妙地构图置景,复杂的人物设计,今天仍为人津津乐道。
1994 年,《活着》不仅获戛纳评审团大奖,更让葛优成为了首位戛纳华人影帝。
至今,这部电影在豆瓣上已经有超过 50 万人打出 9.2 的均分,被视为国产讽刺现实主义电影中巅峰之作。

拉开了中国「大片时代」的序幕。
统计下来:
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 12 次;
三大电影节三次最高奖项,三座次高奖项,两次技术大奖。
商业成绩上,拿下过四次票房年度冠军,四次亚军。
从文化传播的角度,也推动了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崭露头角。

摄影出身的老谋子,擅长使用光影和色彩,电影风格十分大开大合。
说白了,擅长拍「大场面」。
这让他慢慢搞起了跨界,在各种典礼开幕式中留下作品。
其中最为人称道的,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。
一场画卷水墨,一场万人击缶。
在 2008 年的夏天成了众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场面,成了国民从此的共同记忆。

作为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总导演,老谋子依旧发挥了他在场景结构、光影色彩上出色的运用。
表演人员通过位置变换,展现云雨落下、树木生长,极具创意。
恢弘的人海气势,更是彰显了大国之强盛。
当时开幕式的微博下面就有网友评论说,老谋子的大场面,就是稳妥。

中国电影许多观念、模式转变的关键点上,都有他的影子。
比如被他发扬光大的色彩叙事。
《红高粱》里,是让人不安的红色。
即便过去多年,记不清具体的故事和台词,也能想到那一片红彤彤的高粱、棉袄。
色彩的记忆,是极为强烈的。

在当年可以说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拍摄手法。

更是激起了观众对于电影艺术属性和画面叙事的热烈讨论。
如今的市场上,电影类型已经非常多样化。
但能如当年《英雄》那样极具革命性的大胆突破,也依旧是少有的。

在艺术的道路上,他总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。
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,总是尽力让观众看到与众不同的新东西。

《一秒钟》讲述了七十年代中期,物质与精神匮乏的人们对电影世界的无限好奇与热情。
想来,或许会如中国版的《天堂电影院》,是献给胶片时代的一首情歌。
并且涉及特殊的历史时代,也颇有讲头。


主角小队为获得日本展开反人类实验的证据,展开的秘密行动。
画风更为冷冽。

讲述一位青年警察为了保卫群众的安全,展开惊心动魄的侦查。
介绍页面中,该片又名「黑洞」,不知与 2001 年管虎导演、陆川编剧的刑侦剧《黑洞》是否有关联。

而且各有各的特殊。
《一秒钟》在去年年初入围柏林金熊奖,然后又紧急退赛,吊足了观众胃口。
《悬崖之上》的题材一听就是个主旋律 + 大动作,更有硬汉张涵予加持。
这两部片子的主演,都有张译。
足可见老谋子对他的欣赏。

张艺谋拍警匪片,想想都新鲜呐。

拍摄《坚如磐石》 时,张艺谋导演团队还单独尝试创作了竖屏内容。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「竖屏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新的热门。
无论是爆款短视频,还是网络直播,都成为了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张艺谋导演团队认为,竖屏的拍摄方式,必将引领新的潮流。
而探索和学习新事物的最好方式,便是直接投入实践。
此次,张艺谋导演团队与别克合作,创作了竖屏系列贺岁短片。
该系列短片由《遇见你》《陪伴你》《温暖你》《谢谢你》组成,分别是四段发生在过年期间的小故事。

但故事空间越是有限的,反而越考验戏剧冲突的设计。
前两个故事中。
《遇见你》发生在火车的卧铺区。
讲述的是一个睡在上铺的年轻男孩试图和中铺的女孩搭讪,却又各种退缩的轻喜剧。
《陪伴你》则发生在一面玻璃相隔的橱窗里。
讲述的是丈夫带着孩子等候加班的妻子的家庭剧。
短小精悍,妙趣横生。

故事的地点非常有限,就是在自动扶梯上。
每日上下班通勤的必经之路。
只是现在的人大多为低头族,尽管每天都打着照面擦身而过,但人际间的关系却相当冷漠。
这天,有个过年期间扮演吉祥物财神鼠的女孩不小心弄掉了头套。
头套一路往下滚,却没有一个人抬头去拦一脚或帮一手。

两人就这么认识了。

但之后每天上班,他发现总有个财神鼠会跟自己互动。
冲他打招呼,给我拉祝福语,或是赠送一点小礼物。
在一次次擦肩而过中,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渐渐打破。

男主接过后,又转送给了自己面前的小孩子,想要逗他开心。
一来一去之间,温暖得到了传递。

就拿竖屏这一形式来说,很多「伪竖屏」都仍然在采用横屏的拍摄思路和拍摄习惯。
并没有真正做方法上的创新探究。
载体的变化,应当带动的是思路的扭转。
比如《温暖你》 中,自动扶梯上的擦肩而过确实只是一瞬间的事。
但竖屏通过俯瞰扶梯的构图,让其在视觉效果上被拉长。
也潜在地拉长了故事的时间,提供给故事足够的发展空间。

从最初相距很远的背影,到近距离的互动,再到最后镜头直接是男主的正面,主动打招呼。
人物之间的关系被扶梯和屏幕的构图巧妙勾连在一起。

从一开始不敢搭讪,仰拍的竖屏给人以明显的距离感。

用俯拍将上中下三个铺位的空间位置进行了压缩,让故事具有更强烈的交互性。

妻子跟丈夫、孩子的互动被浓缩进方寸之间,有很强的情感浓度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bssee.com/news/2120.html
本站收录电影评论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,仅供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欣赏使用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禁止一切商业用途。本站转载分享的电影点评,如未获您授权,请点下方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下线处理!